馬達是一種利用電能產生機械能的裝置。它們被用於各種移動物品,從洗衣機、電風扇和空調等熟悉的家用電器到ATM(自動櫃員機)和自動檢票機等社會基礎設施相關物品。
從這個意義上說,可以說當今生活的所有人都受益於馬達的好處。除電動馬達外,產生機械動力的動力源還包括引擎和蒸汽機。
然而,馬達具有其他動力源所不具備的三個特點。
例如,典型引擎的熱效率據說為 30% 至 40%。這意味著只有30%至40%的輸入能量被用作電力,其餘60%至70%作為熱量被浪費。
另一方面,馬達的能量轉換效率超過80%。這樣,與引擎相比,能量可以轉化為動力,而不會浪費。
引擎由許多機械部件組成,每個部件都必須具有高精度。此外,許多感測器用於電子控制發動機,使得控制變得複雜。
與引擎相比,電機結構更簡單,可以直接用電力驅動,適合精確的電氣控制。
也不要忘記這一點。由於引擎燃燒汽油並將其轉化為動力,因此不可避免地會排放二氧化碳 (CO2)。另一方面,馬達本身不排放氣體。
隨著碳中和趨勢的加速,人們對馬達寄予厚望。
由於具有上述特點,目前馬達已經成為各種設備和設備的動力源和控制裝置。今後,其應用領域還將進一步增加。
相關文章:山洋小教室《什麼是步進馬達?
本節對步進馬達的機制和特性進行更詳細的說明。
電機是在社會技術創新的浪潮中發明和發展的。
最初,人類使用人力或畜力移動物體。無論在古代還是在今天,人類利用自己的力量移動物體一直是司空見慣的事。另外,據說馬車在西元前就已經發明了,眾所周知,日本的平安貴族也使用牛車。
然而,無論使用多少槓桿和滑輪,以人力或畜力,速度和力量都是有限的。
1700年代末到1800年代發生的工業革命使這種權力發生了重大變化。
動力遠遠超過人和動物的蒸汽機出現,以工廠為基礎的機器工業建立。社會結構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。此外,蒸汽機車、蒸汽汽車、輪船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交通和物流的形式。然而,蒸汽機有體積大、重量重的缺點。
發明家和研究人員開始尋找蒸汽機的替代能源。馬達就是在這些變化中應運而生的。
1821年,英國科學家麥可·法拉第發現了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原理。 1831年他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。這將應用於電機。
繼法拉第之後,美國托馬斯·達文波特等人又研發出了DC馬達(直流馬達),但很難投入實際使用。
第一個實用馬達應該是尼古拉·特斯拉發明的雙層AC感應馬達 (交流感應馬達) 。特斯拉1888年為驅動自己發明的馬達開發出了多相感應發電機,並於1889年獲得了專利。由此,馬達將逐步投入實用。
此後,馬達不僅起到了動力源的作用,還起到了控制裝置的作用,並將繼續發展。目前,日本國內電力的50%被馬達消耗。馬達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,是文明的支柱。
山洋電氣電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上半葉。
首先,我們在1932年開發了一種用於無線電通訊設備的發電機,其原理結構與電動機相同。 1952年,為軍用通訊電源製造的旋轉馬達轉為民用。山洋電氣已成為電信和電源領域的主要製造商。
1952年,我們接獲電機試驗研究所(現在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)開發伺服馬達的委託,開始研究。很快我們就完成了第一台國產伺服馬達。最初,需求沒有想像中那麼多,產品也沒有問世,但這成為了今天以伺服馬達為支柱的山洋電氣的基礎。
伺服馬達完成後,又完成了日本國內首臺步進馬達和日本國內首臺風扇。在開發上述“國產首款”產品的同時,乘著OA (辦公自動化) 和FA (工廠自動化) 的潮流,在全球範圍內推出各種馬達。
基本上,馬達利用磁鐵的特性來旋轉:「不同的磁極相互吸引」和「同性的磁極相互排斥」。
例如,想像一下用於無線電控制的小型馬達。小型馬達具有一個帶有旋轉軸的線圈和位於線圈兩側的永久磁鐵,永久磁鐵具有北極和南極。
當馬達通電時,線圈變成電磁體。如果你把線圈想像成一塊有北極和南極的磁鐵,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。
然後,北極永久磁鐵與線圈的北極相斥,南極永久磁鐵與線圈的南極相斥。這也意味著N極永磁體和線圈的S極相互吸引,S極永磁體和線圈的N極相互吸引。
這導致線圈繞旋轉軸旋轉 180 度。
但是,僅憑這一點,線圈就會在180度旋轉的狀態下停止。這是因為N極的永磁鐵和線圈的S極相互吸引,S極的永磁鐵和線圈的N極相互吸引。再轉180度,怎麽把旋轉軸轉360度呢?
因此,透過改變流經線圈的電流方向,可以交換N極和S極的位置。
在先前停止的狀態下,N極永久磁鐵和線圈的S極相互吸引,且S極永磁體和線圈的N極相互吸引。在那裡,電流通過電刷並使用稱為換向器的組件來改變流動方向,交換線圈的北極和南極。
然後,永久磁鐵的N極和線圈的N極相互排斥,並且永久磁鐵的S極和線圈的S極相互排斥。同時,永久磁鐵的N極與線圈的S極相互吸引,永久磁鐵的S極與線圈的N極相互吸引。這會導致線圈額外旋轉 180 度。現在它已經旋轉了 360 度。
透過重複這一系列的動作,馬達不斷地旋轉。
從這裡開始,我們將介紹「作為動力源的馬達」和「作為控制裝置的馬達」。
作為設備和設備動力源的馬達,根據供應電源主要分為“DC馬達”和“AC馬達”2種。
「直流馬達」是透過直流電運轉的馬達。
它們用於各種各樣的事物,從日常用具到工廠使用的設備。
直流馬達有兩種類型:有刷直流馬達和無刷直流馬達。電刷是向線圈傳輸電力的部件。
帶電刷的DC馬達內側為線圈,外側為永久磁鐵,通過電刷通入直流電,使轉子 (旋轉軸) 旋轉。這就是最初介紹的採用簡單結構制成的馬達,可用於遙控和模型等。
此馬達的特點是轉速基本上與電壓成比例增加。
例如,當有刷直流馬達由電池供電時,連接兩節電池時比使用一顆電池時旋轉得更快。然而,改變流經線圈的電流方向的換向器和碳刷不斷地相互接觸,因此如果長時間運行,它們就會磨損,因此需要定期維護。
另一方面,無刷直流馬達(BLDC馬達)內部具有永久磁鐵,外部具有線圈,是透過電流控制電路使線圈通電來旋轉內部永久磁鐵的馬達。
沒有電刷不僅減少了維護頻率,而且電刷不會留下任何磨損殘留物,因此可以在清潔的環境中使用。然而,它需要馬達外部的電路來控制電流的方向,並且比有刷直流馬達更昂貴。
馬達種類 |
好處 | 缺點 |
---|---|---|
電刷直流電動機 | 低成本 | 劣化快 |
無刷直流電動機 | 長壽命 | 高成本 |
「交流馬達」是透過流動交流電運轉的馬達。外面有一個線圈,裡面有一個「籠形」轉子。
交流馬達的特徵是不需要換向器、電刷或控制電路。由於其結構簡單且製造成本低廉,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應用,包括電風扇和吸塵器等家用電器、水泵和輸送機以及工業設備。
用於精細控制設備和設備動作的馬達中,“步進馬達”和“伺服馬達”就是典型的例子。
步進電機是轉子旋轉一定角度 (位置) 的電機。
請想象一下模擬手表。秒針每秒移動一次。步進電機可以像這樣控制固定角度的運動。除模擬時鐘外,還用於印表機、空調的百葉窗、ATM、售票機、自動檢票機的門係統等。
以正確的角度旋轉轉子的結構很簡單。步進電機的轉子上有好幾條槽。然後給馬達通電,轉子只要按預期的溝槽移動就會斷電。這將使轉子以精確的角度旋轉並停止。
例如,兩相步進電機一般有200條槽。一周旋轉360度分成200份,所以1條溝的運動角度是1.8度。假如想讓馬達旋轉18度,就需要給馬達通電,等10個溝槽的轉子動起來後,就會斷電。
要控制步進電機,必須有控制器。控制器的作用是向步進電機發送指示其移動程度的信號。首先,作為前提,把從通電到斷電的整個過程算作一個脈衝。然後,控制器向步進電機發送1個脈衝信號 (脈衝信號) 後,轉子旋轉1個槽後停止。
像剛才的例子一樣,假設將帶有200條溝槽的二相步進馬達旋轉18度。在這種情況下,控制器將發送10脈衝信號。然後,接收到信號的步進馬達在相當於10條溝槽的18度旋轉後停止。
因此,控制步進電機需要控制器。
伺服馬達與步進馬達相同,是以旋轉轉子達到所需角度為目的的馬達。不過,伺服電機和步進電機有明顯的區別。
伺服電機的轉子沒有槽。因此,不存在轉子以1.8度為單位旋轉的限制,因此,如果使用解析度高的感測器,就能以100萬:1的精密角度停止轉子。
感測器是控制它所必需的。對於伺服馬達,該感測器可準確掌握轉子的旋轉位置,因此可按預期角度使其停止。另外,停止後也繼續監視,如果停止角度偏離,則立即自動修正。
以上,我們介紹了馬達的作用和類型、歷史、工作原理和結構。
了解馬達的特性將有助於您選擇最合適的馬達並提高設備性能。
山洋電氣經營各種電機。如果您對馬達選型有任何疑問,請與我們聯絡。
發布日期: